水利部近日召开河湖复苏北京进展新闻发布会。记者从会上获悉,北京市探索形成了北方水资源短缺地区河流复苏新模式,全市河湖地表水水质明显改善,河湖水生态健康状况持续向好。北京五大河流连续4年贯通入海,万元GDP用水量近十年来累计下降32.6%。
北京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超大型城市,南水北调通水前,北京地下水超采严重,一些河道断流、湖泊干涸。保护治理好北京的江河湖泊,事关首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。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表示,近年来,水利部、北京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,加快推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,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。
在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,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。指导北京市进一步完善节约用水政策制度,建立首都节水联席会议机制,加快构建贯穿水资源“取供用排和再生循环利用”全过程的节水体系。2023年,北京市再生水利用量12.77亿立方米,占全市用水总量31.4%;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9.30立方米,近十年来累计下降32.6%。
围绕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,严格取用水总量控制,推进海河流域跨省河流全部完成水量分配工作,初始水权分配取得突破性成果。完成海河流域的永定河、潮白河、清河等39条河湖50个断面生态流量目标确定,强化全过程生态流量监管,逐步退还被挤占的河湖生态用水。指导北京市开展取用水管理巩固提升行动。推动北京市健全取水计量体系,全市年许可水量1万方以上非农取水口基本实现在线计量。2014年以来,在北京市经济总量翻一番多的情况下,全市用水总量持续保持稳定。
围绕优化水资源配置与调度,强化流域统一规划、统一治理、统一调度、统一管理,不断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,增强水资源统筹调控能力、供水保障能力、战略储备能力。统筹当地水、外调水、再生水、雨洪水等多水源,2018年以来,持续组织实施向永定河、潮白河、北运河等生态补水,北京市河湖累计补水量104.2亿立方米,助力京杭大运河连续3年实现全线水流贯通;永定河自2021年以来连续4年实现全线流动。
此外,强化地下水超采治理。综合采取节水控水、水源置换、生态补水、监管预警、泉域治理等措施,以超采区治理、储备区建设、重要泉域修复为重点,分类指导、分区施策。2015年以来,全市地下水水位累计回升13.68米,增加储量70亿立方米,干涸多年的陈家庄泉等81处泉眼实现复涌,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取得明显进展。
王宝恩表示正规股票杠杆详情,下一步,水利部和北京市将持续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,以首善标准坚定不移、持之以恒加强河湖生态保护治理,推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,维护河湖健康生命,努力打造生态优美、人水和谐的美丽北京。北京市水务局局长刘斌在会上表示,北京市下一步将继续优化水资源布局,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,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更大力量。